日期:2023/02/19 00:10作者:147小编人气:
很多事情,在职场上、在家庭中,平时的日常对话中,很多人都执着于争论一个对错,谁是正确的,偶尔还遇到杠精。
《自在成长》里有一段话:解释一件事情不要太执着于正确,或谁更正确,而要在乎哪种解释可以给我们带来更积极、更正面的理解,从而产生更有效的、更符合社会与人类利益的行为。所以,对事物观察产生的解释不在乎是否正确,而在乎是否有效。
观点这种东西,有时候像喜好一样,争论不出什么,你是你,我是我,我们谁都不代表正确。
1、正确与否有时候取决于认知是否全面
同样一个问题,比如你们是什么公司?
这个问题,问前台,可能得到的回答是,我们是一家美国品牌公司。
问销售经理,可能得到的回答是,我们是卖XX产品的美国公司,公司产品还是很厉害的,大概每月多少销售,比竞争对手好多少百分比。
问CEO,可能得到的回答是,我们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,在全球份额百分之多少,在中国占有率多少,我们未来的三年计划和五年计划分别是XX。
同样一个问题,三位公司成员都解答了这个问题,谁代表正确?
都正确,都说的没有错。在他们的认知里,都是正确的。
可更重要的是问的人,想要什么维度的答案。
问的人是想了解产品,还是想了解公司未来的计划?
——
又好比,爸妈问你手机怎么用,说自己的手机微信不能发视频?
微信本身不能发视频吗?不是。
可能是网断了,可能是微信版本没有更新,可能是手机内存卡了。
在他们的认知里,他们说的问题也是正确的。
——
我们都知道感情故事,有时候不能只听一方的,要听双方的。
因为男方有男方的版本,女方有女方的版本。
是因为女的就一定是对的?男的就一定是错的?
或者自己的朋友说的一定是对的?另一方说的一定是错的?
不是。
在他们的感受和认知里,他们说的都是正确的。
观点有时候就像喜好和感受,每个人在自己的认知里都是正确的。
所以我们谁都不代表绝对正确,很多时候要看认知是否全面。
盲人摸象,有人摸到腿,有人摸到鼻子,真正看到大象的那个可能更正确。
2、认知全面也不代表绝对正确
就像前面说的,你们是什么公司的问题。
CEO的回答一定会比销售经理或者前台人员来得更全面。
CEO更清楚整个公司的情况、定位、市场份额、股价等等。
CEO就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吗?
可能他对上个月某个城市的销售增长也回答不正确。
这个只有负责该城市的销售经理或者总监更清楚,甚至是负责数据的同事更清楚。
CEO看的是更大的盘子,比如按照国家、按照品牌、按照类目等等。
可能CEO也回答不正确,公司合作的快递哪个发的最多。
这事情,只有前台和相关行政最清楚。
全面也不代表绝对正确,可能对细节的把控不够正确。
那CEO会和销售经理或者前台人员争论他们是一家什么公司的正确答案吗?
不会,可能直接发一个员工手册,做员工培训,这是人力资源部门干的事情。
也不是CEO本人干的事情。
即使每个员工受过公司培训,看过员工手册,对于什么公司这个问题,回答的还是很个人的感受或者观点。不可能每个人都回答的一样,除非大家一字不差地背下来。
所以,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。
3、比起正确,更在乎有效
解释一件事情不要太执着于正确,或谁更正确,而要在乎哪种解释可以给我们带来更积极、更正面的理解,从而产生更有效的、更符合社会与人类利益的行为。所以,对事物观察产生的解释不在乎是否正确,而在乎是否有效。
就像前面说的,CEO会和销售经理或者前台人员争论他们是一家什么公司的正确答案吗?
不会。因为没有用,这件事没什么效用。
CEO更在乎销售经理、前台等每个部门的人员是否在自己的岗位上高效完成好自己的工作。
CEO不会在乎某个问题的答案正不正确。
而看每个职位所干的事情,对公司整体效益有没有效。
销售经理或者前台,觉得自己再正确都没有用。
——
又好比,在家里。
有人喜欢把袜子一扔,有人喜欢把袜子放好在固定的地方。
谁代表正确?都正确。都有自己的喜好,都有自己的道理。
随手一扔,觉得随手捡起来也方便。
放在固定的地方,觉得到固定地方找更方便。
谁代表绝对正确?也都不正确。
你再正确的方式,对方用得不习惯、不喜欢、觉得没什么用,对方就觉得不正确。
所以比起正确不正确,更重要的是。
我们如何磨合彼此的习惯,让彼此都舒服。
也就是,不在乎正确,而在乎有效。
——
又好比,听了朋友的情感故事。
你认为这样那样做,更有效,更正确,对对方更好。
可是对方不喜欢这样的方式,不习惯这样的方式。
有自己的性格特点,有自己不同的处事方式。
也有自己选择上的考量。
我们不是对方,不代表正确。
对方的选择,也只是当下的选择,也不代表正确。
我们谁都不代表正确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。
而对方选择的方式,是认为对自己最有效的路。
——
你说社会是内卷的,有效吗?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有益的。
你说躺平是正确的,有效吗?能一直躺得舒服自在才是有益的。
你说老板傻缺,自己的方案才是正确的,有效吗?能实现职业抱负才是有益的。
你说读书是没用的,有效吗?虽然不读书,混出点名堂才是有益的。
你说婆媳矛盾就是婆婆管太多,有效吗?能处理好关系,让生活越来越好才是有益的。
你说对象哪里哪里有问题,自己是对的,对方是错的,有效吗?能维护好亲密关系,让夫妻/情侣感情更好,才是有益的。
等等。
——
所以,我们不用太执着于正确与否。
不执着于我们说的话是否是正确的。
不执着于我们的判断是否是正确的。
不执着于我们的观点是否是正确的。
而需要在乎,我们所说的话,是否对事业、对感情有益、有效。
在乎我们的判断是否是正面的、积极的,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希望和正能量。
在乎我们的认知是否相对全面,可以找到更高效、有益的方法,解决生活中的问题,实现我们的目标。
——
再正确的观点里,都藏着自己独有的喜好、倾向、价值观。
再全面的认知里,都藏着自己独有的取向、偏好、最优解。
所以,你是你,我是我,他是他。
我们谁都不代表正确。
争论无用,合作双赢才是答案。
祝我们天天向上,合作双赢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果有对对错争论、观点的正确与有效或这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,也请帮忙转发给TA~